記者拜訪我國現(xiàn)代燒傷醫(yī)學的開拓者、著名燒創(chuàng)傷專家盛志勇院士。見到盛老時,他正在聚精會神地為學生修改論文。盛老精神矍鑠,熱情開朗,若不是一頭銀發(fā),根本不會想到他已是92歲高齡。尤其令人驚嘆的是,在整個訪談中,他思維敏捷,談鋒犀利,和藹的語言中透出練達和嚴謹。
記者問盛老,90多歲高齡了,身子骨依然這么硬朗,有什么養(yǎng)生之道?盛老笑了笑說:“我沒有什么養(yǎng)生之道,一切順其自然,我覺得養(yǎng)生不要太過分,不要太刻意就行。”
不要把自己當成病人
盛老認為,有的老年人這也不敢吃,那也不敢吃,其實這反而對身體不好。“我是肥肉照常吃,人是雜食動物,需要多方面的營養(yǎng),所以老年人不要太限制飲食了,有時,高血脂也不一定就是吃食物導致的。年紀大了容易出毛病,要特別注意每年的體檢,及早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很重要。”盛老指出,八九十歲什么病也沒有,耳不聾,眼不昏花,這當然是最好不過了,可這樣的人比較少,老年人往往會逐漸出現(xiàn)代謝病,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。盛老五六十歲時也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,還曾做過疝氣修補手術、膽囊切除手術,心臟里還放了5個支架,但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病人。

“人老了有些慢性病很正常,并不一定意味著整個日常生活就像病人一樣,如何自我調整,使老年慢性病生活正?;荜P鍵。”
日常生活很規(guī)律
盛老介紹說,他的日常生活非常規(guī)律。每天晚上保證6個小時的睡眠,早上為學生修改文章。國內關于燒傷專業(yè)的雜志因為發(fā)行不夠,被引用的也有限,所以影響力不高。要想讓學科保持年輕態(tài),那么我們國家的許多專業(yè)文章要走出去,像《柳葉刀》雜志一樣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的地位,但是因為醫(yī)學英語與中文畢竟不一樣,所以盛老也盡量發(fā)揮一些余熱,為年輕人寫的論文英語摘要潤潤色,為自己的學生孩子們修改文章,這樣也能感到自己年輕了。
每天午飯后,盛老都要看看中醫(yī)中藥秘方網,然后午睡半小時去上班。盛老上班在二樓,樓層不高,基本上不坐電梯,如果樓層比較高,他下樓就走樓梯,但因為心臟不好,上樓就要量力而行坐電梯了。